黄金牛市“击垮”金店?价格狂飙下的实体寒冬
2025.11.06

金价狂飙之下,国内黄金珠宝市场却迎来门店收缩潮。周大福、周大生等头部品牌纷纷关闭大量线下门店,其背后是高成本、弱需求与政策变化的叠加冲击,揭示了传统黄金零售业正经历的阵痛与转型,黄金珠宝行业面临严峻生存挑战。

行业寒冬:种种数据触目惊心

老凤祥2024年实现营收567.93亿元,同比下降20.50%;净利润19.5亿元,同比下降11.95%。


周大生的业绩同样不容乐观。2024年前三季度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.09亿元,同比下降13.49%;净利润8.55亿元,同比下降21.95%。


而截至2025年9月30日,周大生终端门店数量为4675家,同比减少560家,其中加盟门店减少380家,成为关店主力。


周大福在今年的九个月关店325家,其中第三季度净关闭145个零售点;


六福集团在第三季度全球门店净减少49家,其中内地市场为主要收缩区域,减少了51家。


天眼查数据进一步揭示了行业的普遍困境:2025年成立的黄金相关企业中,已有414家在半年内倒闭。

微信图片_20251106104030.png

为何金价高涨,金店反而迎来“关门潮”?

专家指出,这是高金价、新政与消费变迁三重压力叠加的结果。


首先,高昂的金价直接抑制了消费。 2025年,国际金价屡创新高,高价位成为常态。这直接导致消费者“不敢买”,非必要的首饰购买需求被大幅推迟。同时,高金价也极大地增加了加盟商的库存成本和资金压力,使其补货意愿极度低迷。


其次,2025年11月落地的黄金税收新政,令行业成本雪上加霜。据分析,黄金税使非投资类黄金成本每克约增60元,这部分成本最终传导至终端零售价,进一步削弱了线下门店的价格竞争力。


更重要的是,消费渠道与观念已深刻变革。线上渠道凭借透明价格与便捷体验强势分流客源,这一点从周大生、周大福电商业务逆势双位数增长可得印证;同时,年轻人更青睐为“悦己”买单的轻量化饰品,使得传统重金、婚庆模式的门店面临巨大挑战,并且消费者转向购买溢价更低的金条而非成品首饰。2024年上半年,全国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6.68%,而金条及金币消费量则同比增长46.02%。


微信图片_20251105103816.png

破局之道:行业的三大战略转向

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,各大品牌正主动求变,策略清晰:


第一:关闭低效门店,优化渠道网络。行业从“铺规模”转向“要利润”,通过关闭盈利不佳的门店提升整体网络健康度。

第二:全力拥抱线上,挖掘增长新引擎。电商与直播成为黯淡市场中的亮色,品牌正加大投入以直接触达更广泛的消费者。

第三:优化产品结构,精准迎合新需求。品牌纷纷转向轻量化、高设计和强IP的时尚产品,以吸引追求“悦己”消费的年轻一代。


总之业内普遍认为,当前“关门潮”是高金价下一次必要的自我净化与供给侧改革。短期来看,大量中小型金店或将面临淘汰;但长期而言,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。


收起

扫一扫,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