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价突破950元,回收商却笑不出来
2025.11.11

国际金价持续飙升,国内黄金现货价格突破950元/克大关,创下历史新高。在这个看似“遍地黄金”的时代,黄金回收商本应赚得盆满钵满,但现实却截然相反。

 图片1.png

图源网易新闻

市场乱象与生存困境

金价持续攀升至历史高位,黄金回收行业本应迎来最好的时代。品牌金饰价格站上1300元大关,这个看似遍地黄金的市场,却让众多回收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。

市场的表面繁荣下暗流涌动。消费者卖金需求激增的同时,行业乱象也在同步滋生。30岁的长沙女孩林悦的遭遇颇具代表性——她为换新手机决定出售结婚时的"三金"戒指,在小红书上精心筛选后选择了一家报价最高的回收商,结果戒指经过"验纯度"的火烧后,重量莫名减少了0.6克,最终少卖了500元。

乱象背后是正规回收商的生存危机。厦门回收商陈兴源从业五年,深切感受到市场的扭曲:"现在你报实价,客户反而觉得你在骗人。总有同行报出高得离谱的价格吸引客户,然后再通过其他手段找补利润。"

资金压力随着金价水涨船高。金价飙升意味着回收商需要更多的流动资金来维持同样的业务规模。陈兴源透露,最近一笔500克的大单就因资金不足而不得不向料商借钱。"收100克黄金,以前4万多就够了,现在要9万多。资金压力翻了一倍还不止。"

沈阳回收商庞春的遭遇更是行业的缩影。他两年前在金价470元时锁定了一笔1000克大单,不料金价当天暴涨至500元,客户临时反悔。为了履行与上游的锁价协议,庞春不得不高价收购黄金来填补缺口,最终亏损三万多元。"金价波动越大,我们的风险就越高。看似红火的市场,实则是走钢丝。"

自媒体引流的两难境地

图片2.png

回收商在自媒体上揽客。源自网络截图

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,越来越多的回收商开始尝试通过自媒体引流,但这条路同样充满挑战。

庞春曾经尝试拍短视频引流,但发现自己“语言魅力差点意思”,对着镜头介绍金吊坠时很尴尬,NG了七八遍才勉强能发。更让他头疼的是,平台正在下架很多标记“回收黄金”的旧视频,发布新视频如果打上“黄金回收”的话题,还会被限流。

为了突破流量困境,庞春想了几个新段子,找来以前的徒弟,演套路回收商,他演内行人去卖黄金,想把骗术展现给粉丝,继续营造“透明回收”的品牌。但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。

付费投流更是个危险的游戏。庞春听说沈阳一个同行每个月花三万块在抖音投流揽客,“结果收不上那么多金子,最后还是靠偷金填窟窿。”对这种恶性循环,庞春深感无奈。

金价平稳时,自媒体常见的操作是拍“融金”视频。有回收商会把收上来的几十张金钞一次拆开,丢到铁盆里,融化成一个70克的金疙瘩,用这种震撼画面吸引流量。但这种内容同样面临平台监管的压力。

从业者激增下的恶性竞争

市场竞争白热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。金价高涨吸引了大量新从业者涌入,使得行业的竞争格局更加复杂。

陈兴源感慨:“以前这条街就我们两家回收店,现在放眼望去,五百米内就有五家。”

疫情期间,44岁的寄卖行老板张荣发现了商机,开班教授黄金回收技术。2020年至今,他的团队每月教三期,每期十到二十人,一共培训了两千多人入行

学员大多三四十岁,一半是老板或普通创业者,以前开餐饮、做工程、开矿、开钢厂,想在黄金回收中寻求更稳定的资金流转。

35岁的王磊就是其中之一。他在两个月前学完入行,此前在郑州开了三家餐饮加盟店,去年陆续倒闭。入行后他很快发现,这一行的门槛不在技术,而在价格上的“肉搏”。“你减10块,有人减6块,还有人减5块。”

困境中的突围之路

面对上游风险和资金压力的双重挤压,小回收商们正在积极探索突围之路。

与合规黄金回收上游合作正成为重要突破口。以“金晨领航”为代表的合规回收平台,为小回收商提供了可靠的资金解决方案和稳定的业务来源。“通过接入合规平台,我们能够获得稳定的回款,而且回款速度非常快,大大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周转压力。”深圳一家小型回收店负责人表示。

 

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澎湃新闻等公开信息来源,旨在提供市场信息参考,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商业立场,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

收起

扫一扫,联系我们